本文作者:访客

科技消费驱动产业转型:需求倒逼技术革新,数据重塑品牌逻辑

访客 2025-05-28 09:00:37 2572 抢沙发

科技消费驱动产业转型:需求倒逼技术革新,数据重塑品牌逻辑

文|罗曾

日前,北京市商务局指导,通州区商务局支持,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国际品牌研究和赋能平台iBrandi品创主办的第三届“品创·品牌节iBrandi Festival”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在会上指出,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转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直接推动产业链升级。他举例,年轻一代将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压缩至1.8年,倒逼半导体产业加速研发迭代;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带动上游物联网芯片研发投入发生变化,此外,AI大模型、绿色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突破催生低空经济、智能家居、具身机器人等新消费场景,成为重构商业逻辑的核心动力。

张影强调,消费与产业的良性循环需依赖需求信号的精准传导。例如,高能效家电市场占比超60%后,倒逼企业改造生产线以实现低碳化;即时零售订单占消费市场整体订单的25%,推动物流与算法分发效率提升。而技术不仅是产品创新的工具,更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张影提到,算法推荐缩小城乡消费信息差,VR试衣技术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健康监测设备将养老消费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医疗。

会上,九号公司市场负责人王诚以智能短交通领域为例,展示了技术如何重构用户体验。九号电动车通过自研“鼹鼠算法”“RideyFun”功能等技术,实现多个创新,并将传统电动车从工具升级为“情感价值载体”。与此同时,技术亦在拓宽品类边界。九号从平衡车、滑板车拓展至割草机、配送机器人,构建覆盖多场景的短交通生态。数据显示,九号APP日活达360万,用户自发分享改装案例、骑行体验等内容,形成“产品-社群-品牌”的闭环。在王诚看来,技术驱动的品牌需兼具“勇气、真诚、热爱”,通过IP联名、用户俱乐部等活动强化情感连接,而非单纯依赖营销。

京东零售品牌广告业务负责人陈世洪指出,碎片化流量环境下,品牌需从“广撒网”转向“精准狙击”。京东依托72万物流员工、几百万亿SKU及精准通数据系统,构建“人-货-场”全链路洞察模型,帮助品牌实现“种草-拔草”闭环。例如,汾酒通过京东用户画像锁定年轻群体,推出“爷青回”主题公仔,将白酒与怀旧情绪绑定;伊利则利用京东“搭子”功能,在3C、家居等品类页面关联牛奶产品,提升复购率。

小红书商业化快消行业运营策略群负责人子木强调,新一代消费者追求“悦己消费”与“心价比”,品牌需通过场景化内容建立情感共鸣。例如,线香品类借“助眠”“玄学”等情绪关键词打开市场;户外品牌通过细分登山场景(如抗风雪、夜爬观日出)挖掘产品创新机会。子木认为,未来的品牌需将产品嵌入用户生活方式而非单纯交易。“我们觉得今天我们不是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在新的场景下,为新的消费者提供能解决他需求的新的产品。”

内外创始人刘小璐分享了AI在品牌创意中的实践。“去年开始,我们也开始尝试引入AI,它不是出于炫技,而是出于缓解,AI技术为设计团队提供了很多视觉方向的草图,用户调研方面,AI也帮助我们去更快地整理社交媒体的关键词和趋势感受。慢慢的,AI从辅助走向了写作,我们开始真正与它共创。”刘小璐透露,ChatGPT协助生成店铺设计方案,将视觉探索周期从3周缩短至1周。她认为,AI不会取代创意岗位,但会重塑职能分工。“不会被替代的反而是那些最会提问、最会判断以及最具有审美、会引导AI的人。未来品牌创意职能可能会发生一些这样的变化…”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57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