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民营银行“一哥”微众银行首现营收负增长 净利润增速骤降、大股东腾讯减持

访客 2025-05-19 15:20:32 79778 抢沙发

来源:经济导报

民营银行“一哥”微众银行首现营收负增长 净利润增速骤降、大股东腾讯减持

从2014年到2024年,民营银行“一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众银行”)走过创业的第一个十年。站在十年的关口,微众银行增长势头显现出些许疲态。

4月30日,微众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这也是该公司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实现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微增0.81%,对比2023年净利润21.01%的增长率,增速已显著放缓。

营收失速

具体来看,2024年,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其中,利息净收入占比79.20%,实现301.98亿元,同比增长0.12%。

从2021年至2023年,微众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9.8 9亿元、353.6 4亿元和393.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6%、31.03%和11.30%,增速逐年放缓。

营收失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贷款规模增长趋缓,贷款业务系微众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但其增长停滞的问题在年报中得以窥见。2024年,微众银行的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59.76亿元,同比增长5.18%。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其增速为23.00%,而2022年增速为28.04%。

此外,流量见顶也让微众银行面临用户增长乏力的严峻挑战。“微粒贷”作为其核心产品之一,通过微信、手机QQ等App提供纯线上小额信用贷款。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为4.2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近2500万人。2021年至2023年,微众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分别增长约4900万人、4100万人和3700万人。

尽管业绩增速有所放缓,微众银行依然稳坐民营银行头把交椅。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19家民营银行合计净利润达187.77亿元,微众银行以109.03亿元的净利润独占鳌头,甚至超过其余18家银行的总和,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

腾讯减持

资料显示,‌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由腾讯牵头发起设立‌。微众银行专注于为小微企业和普通居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推出了微粒贷、微业贷、微车贷等产品。

细看微众银行贷款结构,不难发现其存在“长短腿走路”的现象。根据财报,2024年末,微众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59.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4.69亿元,增长5.18%,主要由个人贷款、企业贷款和票据贴现组成。

进一步来看,2024年,微众银行个人贷款达2166.84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为2027.75亿元,占比高达93.6%,而经营贷款仅139.09亿元。

此外,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微粒贷”约82%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约85%的客户为大专或以下学历,约18%的客户为此前无人行信贷征信记录的“首贷户”。

由于下沉客群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不足的特征,其信贷违约概率相对较高,这也导致微众银行近几年的不良贷款率较高。

2022年至2024年,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7%、1.46%和1.44%,而在2019年至2021年,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4%、1.20%、1.20%;再往前看,2015年至2018年,其不良贷款率仅为0.12%、0.32%、0.6 4%和0.51%。

与其他民营银行不同,微众银行背靠股东腾讯的优势,自初创期就确立了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路径。但在2024年,腾讯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腾讯减持微众银行8454万股,持股比例从32.73%降至30%。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政策对民营银行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的规定可能是促使腾讯减持的因素之一。

对于为何营收出现下滑、净利润增速放缓,如何应对用户获取难题、突破增长瓶颈,以及腾讯减持后是否影响其对公司技术、数据或渠道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5月14日经济导报记者向微众银行发送采访邮件,但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977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