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米汽车遭遇退订潮,雷军陷入至暗时刻!

访客 2025-05-14 15:09:14 31359 抢沙发

小米汽车突遭退订潮,雷军陷入职业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小米汽车遭遇退订潮,雷军陷入至暗时刻!

这是所有超级网红都必须经历的一刻,雷军也不例外。这次退订潮主要有两个导火索:一是,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货不对板。它根本没有连接散热系统,也没有导流特效。严格来说,它就是一个装饰品,并不是一个功能件。可在宣传上,雷军承诺过,它有“赛道级导流特效”。这就涉及到“货不对板,虚假宣传”了。

啥意思呢?就是雷军把一个塑料装饰板,卖到了一个功能件的价格。这个前舱盖选装价格还不便宜,高达4万2,接近总车价的10%了。于是,很多人宁愿不要2万元定金,也选择退订了。

二是,小米su7 ultra对马力进行了限制。它的最大马力是1548匹,零百加速只需要1.98秒。它是按照赛车标准打造的,却卖给的是普通人。由于这个速度太快,也给小米汽车带来了很多隐患。因为购买小米su7或者小米su7 ultra的,主要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性格相对比较奔放,这么快的时速,根本驾驭不了。

为了提高安全性,小米汽车最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对小米su7 ultra限速。怎么限速呢?直接把马力锁到900匹。想要解锁1500匹的最大马力,车主需要经过圈速考核达到官方建议成绩,才能解锁。这就引发了很多车主的不满。自己本来就是奔着这个性能而去的,现在呢?功能却被限制了。等于是,花了大价钱,却买了一个猴版的车。那很多人就不愿意了,要求退车。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买完后悔了。因为小米汽车销量上来以后,负面舆论越来越多。它的技术也遭到众多质疑。有些车主呢,就打着这个旗号,加入退订队伍。

在队长看来,小米汽车陷入这样的困境,主要在于两大核心弱点:一是,过于强调营销。小米汽车入局晚,起步慢,缺少硬核技术支撑。它的很多技术都来自于友商。但小米本身的优势就在于,供应链整合。可汽车不同于手机。你搞手机的时候,用供应链整合的方式,把价格打下来,性价比拉上去。哪怕手机出一点质量问题,影响也不大。但汽车就不同了,它有一点失误,就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事故。

但入局晚,起步慢,小米也等不起。在雷军的光环之下,小米汽车以黑马之姿,迅速崛起,成为超级爆款。可这种爆红,也冲昏了小米团队的头脑,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缺陷。

二是,卖太便宜了。小米su7 ultra不是一款家用车,而是一款性能车。以前,开超跑的都是富二代为主,很小众,买得起的人也很少。就算突然出车祸了,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而且,吃瓜群众更关心的是,谁家的公子开超跑,撞车了?可雷军呢?做了一款平价电动跑车。这就极大地扩大了它的用户群。普通人也能开跑车了,这问题就大了。

因为速度太快,而绝大部分人并没有驾驭跑车的能力。当跑车平民化的时候,就对交通安全就造成了重大隐患。最重要的是,跑车的核心功能不是加速,而是刹车!如果只是开得快,很多车企都能做到。但在开得快的同时,还要刹得住,刹得住的同时,还要安全,可靠。这就非常难了。

因此,跑车小众化,本身就是对大众交通的一种保护。这就会形成一个市场悖论:小米su7卖的越好,交通风险越大,舆论反噬越大。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比如速度慢一点,算力堆高一点,安全配置更满一点。

小米汽车能不能打赢这个翻身仗?就看小米首款纯电SUV:YU7了。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35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