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效应较明显 持股过节

摘要:长期以来,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目前底部区域已经确定,资金做多意愿可能会逐渐加强。在年底这个特殊…

摘要:长期以来,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目前底部区域已经确定,资金做多意愿可能会逐渐加强。在年底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市场可能会有一个反复调整的短期动作,或者说是低吸的窗口期。

节后策略

关注大消费、医药行业、电力行业等板块。

市场恢复

大盘小幅高开后震荡走高,收于红盘。两市分化,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品种维持上证指数。创业板权重有高有低,表现相对较弱。

消费股继续活跃,电商、零售等方向领涨,游戏股震荡走强。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跷跷板效应不可避免。

节前效应较明显 持股过节

在保护主板权重的情况下,需要放弃指数权重。分化只出现在权重方向,两市题材股表现差不多。节前效应明显,资金存在主观避险情绪。

全年来看,a股主要股指全部收跌,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5.13%,年内一度跌破3000点,最大跌幅超过700点,为主要股指中跌幅最小的一个。

目前底部区域已经确认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具有长期吸引力,资金做多意愿或逐步加强。高开后震荡走高。2022年,a股IPO领跑全球,无论是数量还是融资金额都远超全球其他主要资本市场。

注册制持续推进,不断为a股注入优质新鲜“血液”。2023年实现GDP增速5%的目标难度不大,经济整体“前低后高”,缓和复苏趋势。这种回暖趋势是驱动a股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逐渐“泰来”的盈利因素。

本文由罗俊(实习编号:A1050620010002)编辑。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于作者: dszpk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