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2022第三季度财报出炉 营收93.42亿元

理想的第三季度财报出来了吗?具体是什么情况?第三季度的理想营收是多少?它是上升还是下降?我们来看看相关数据。 …

理想的第三季度财报出来了吗?具体是什么情况?第三季度的理想营收是多少?它是上升还是下降?我们来看看相关数据。

2022年12月9日,理想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93.42亿元,同比增长20.2%;净亏损16.4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22亿元人民币,Q2为6.41亿元人民币。

虽然第三季度的财报并不乐观,但李想情绪高涨,在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说, 李正式启动矩阵式组织全面升级 hellip我们需要用组织升级来实现千亿营收规模的突破,挑战1万亿营收规模。

诚然,Ideal给出了一份亮眼的第四季度业绩指引,交付量同比增长27.8%至36.3%,营收同比增长55.4%至65.8%。然而,根据第三季度报告,在粗糙和疯狂 Scale 况且,理想似乎正面临着精细化运营的巨大考验。

虽然之前的理想被李ONE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窗口期,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补贴的终止和动力电池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车企瞄准了增程赛道,推出相关产品。这意味着理想的新车面临分流的风险。除此之外,理想仍然存在。换挡 带来忧郁。

01股价断崖式下跌的背后

其实之前理想的辉煌,现阶段的隐忧,都源于它的过去 股份公司的部长 李一个。

因为SEV项目在创业之初押错了,纯电动技术的理想积累落后造车新势力一个细分领域,所以不得不选择增程技术路线。2018年10月,Ideality发布了采用增程技术的Li ONE。虽然李ONE的问世意味着妥协,但由于当时市场上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很少,李ONE兼顾了智能体验和高充电效率,因此意外地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李ONE分别交付3.26万辆和9.05万辆。在当年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排行榜中,Ideal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由于李一个人的出色表现,理想股价也在不断上涨。2020年7月,Ideal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1.5美元/股。2022年6月,理想股价达到40.79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约255%。

然而,从那以后,理想股价就一落千丈。截至2022年12月9日,理想股价仅为21.12美元/股。10月28日14.26美元/股的股价虽有上涨迹象,但仍处于低位。尤其是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理想美股股价一天内下跌12.37%。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22年理想产品策略的大调整。2022年下半年开始,理想陆续推出L7、L8、L9,在李ONE突然停产。

诚然,在李ONE停产,推出基于通用平台的L系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思路,有着突破产能束缚的深层考虑。但问题是,理想在最大限度降低李ONE停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并没有有效提升L系列的销量。

财报显示,2022年8-10月,李ONE销量分别为4571辆、1408辆、871辆,较之前月均过万的销量大幅下滑。

由于备货量过大,与供应商签约量过大,导致李ONE销量断崖式下跌,使得2022年第三季度计提李ONE相关存货减值和合同损失超过8亿元较为理想。这也让理想傲毛利率减半。2022年第三季度,汽车销售的理想毛利率为12%。相比之下,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Q2汽车销售的理想毛利率分别为22.3%、22.4%和21.2%。

在李一 静修 大背景下,如果理想的新模式能担起重担就好了,但问题是理想的交付量还在下降。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理想交付量为2.65万辆,连2.7万-2.9万辆的指引区间都达不到。2021年Q4至2022年Q2,理想交付量分别为3.52万辆、3.17万辆和2.87万辆,环比下降约10%。

02深入 增加难度

当然,理想的表现从2022年开始就一直萎靡不振,部分原因是新车无法弥补李ONE的退出 true空 ;随着L7,L8,L9,以及尚未出版的L6的大规模交付,它可能会走出业绩不佳的阴霾。

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和两年前不一样了,李也不再是增程赛道 杜淼 。这可能预示着理想的 复兴之路。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从2022年开始,新能源赛道出现了很多延保产品。比如2022年7月,长安深蓝推出SL03,有纯电动和增程两种配置。紧接着,哪吒推出了哪吒S,同样提供了纯电和成长两个版本。12月,吉利汽车推出了增程式电动SUV Star Leap L。

很多车企都推出了增程车,当然是因为看到了李ONE创造的商业神话。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当前电动车行业的特殊矛盾。

首先,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正式终止,其中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将下降1.2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仅下降4800元,对车企利润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很多车企都抢在2023年前推出增程车。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热销带动的锂价格飙升,也使得车企倾向于推出电池容量更小的汽车。

据Choice统计,2022年11月,原料碳酸锂价格约为60万/吨,而2019年,这一数字仅为5万/吨左右。根据雷斯塔能源公司的研究报告,按照目前的锂矿物能源,2026年可能出现锂短缺,2027年锂资源短缺将加剧,从而影响33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

从市场来看,纯M5和增程M5的电池尺寸分别为80度和40度;哪吒S 715Km纯电动版和增程版的电池尺寸分别为85.11度和43.88度。纯电动版的电池尺寸是增程版的两倍左右。

按照郭萱高科之前披露的动力电池1000元/千瓦时的价格,M5纯电池与增程版的成本差高达4万元。

从官方指导价来看,M5 2022 EV后驱标准版与2022增程后驱标准版的差价仅为2.88万元。另外,Q M5的增程器来自打造东风小康面包车的Selis,成本相对更可得。加长版的M5无疑会有更高的利润。

在这种背景下,也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会涉水增加车的续航里程。2022年11月初,汽车博主 朱玉龙-YL ;爆料小鹏正在研究增程混动系统;十二月,汽车博主 向美德之王致敬 据透露,Roborock将推出采用增程技术的中型和大型SVU。

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正在推出增程型汽车,因此很难不转移李的吸引力。根据财报,2022年第四季度的理想销售指引是4.5万~ 4.8万。由于10-11月的销量已经确定,12月的平均销量可能只有2万台左右,多条产品线的优势仍然难以发挥。

03结构变化能弥补短板吗?

或许正是因为上述市场困境,在三季报发布的同时,理想也掀起了一场组织变革。

李要发表的《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表明,全面启动矩阵式组织升级是理想的。未来三年,理想情况下,在两个横向实体部门的基础上增加五个横向实体部门,管理流程向一体化转变。

此外,理想管理层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男退出董事会,加入李流程变革委员会。马东辉总工程师接替沈亚男出任李总裁,并加入董事会,全面负责和供应集团;高级副总裁出任李CTO,全面负责系统和计算事业群。

可以发现,理想组织变革最重要的进化方向是由技校主导,再由矩阵式组织 确保整个过程的管理质量 向消费者持续交付持续创造的价值 。

其实通过财报,你也能明显感受到押宝技术的理想态度。2022年第三季度,理想RD费用为18亿元,同比增长103.1%,环比增长17.8%。RD费用率高达19.3%,几乎耗尽了汽车销售的毛利率。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理想一直奉行增程错位竞争、重毛利的成本控制理念,导致核心技术存在严重短板。

以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智能驾驶为例。2021年初,蔚来和小鹏相继为旗下旗舰车推NOP和NGP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而李ONE由于硬件先天不足,一直无法带来更高维的自动驾驶能力。直到2021年年中发布的2021 Li ONE才支持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相关车主也是等到当年年底才收到OTA 3.0的升级并使用 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通过专利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理想的软肋。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专利总数分别为4472项、2979项和1970项。专利方面,蔚来和的理想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71、1622、603和212,后者明显落后一步。

另一方面,增程车毕竟是过渡产品。随着电池价格的下降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落地,纯电动技术可能会彻底淘汰增程技术。

因此,在未来,在发展增程技术的同时,理想不得不重视纯电动技术,并大力投资电力基础设施。

在2022年3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李副总裁孙广民表示, 希望到2025年,超过3000个超级快速充电站将在李建成 。根据参考系披露的数据,充电站的投资成本约为250万元。照此计算,如果仅是超快充电站,就要花费75亿元左右。

总而言之,虽然之前李ONE已经通过另辟蹊径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窗口期,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补贴的终止和动力电池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车企瞄准了增程赛道,推出了相关产品。这意味着理想的新车面临分流的风险。

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旋律是 纯电 但由于过于注重毛利率和增程式技术,理想也相对忽略了自动驾驶和充电网络的建设,而这些可以增加纯电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要想重现李ONE创造的商业神话,可能要面临全方位的挑战。

关于作者: dszpk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